目前分類:信仰分享 (1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101 Taiwan 幸福破百

101年展望與決志

在著歲末年終的最後一天,對主耶穌的感恩,我要說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加給我,使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的善事。

回顧100年我是精彩的一年在我的生命中是富足的, 我定意要有一個故事可以講,今年我和美玉把我們的家族信仰編輯用見證及照片述說信仰對我們家族的影響,第二件事是和牧師去日本賑災,牧師說最感人的故事,不是關於大官、大財主的故事。感動人的故事,往往來自市井小民的平凡生活。

今年是破百的一年, 這是不容易遇到,我的十年計畫是甚麼呢?它必牽引我未來的人生目標,我未來的服事比重要與現在付出職場的時間要久,我要在有益群體的事業上,付出更多。

對我來說,100年比99年更精彩, 101年我的主題是精彩破百,,民國101年,我會活的更精彩,更有意義。

今年我45歲,是我黃金的十年的第二年,今年我在工作上要有熱忱外,我要細心做每一件客戶要求的工作,奉耶穌的名,我要與正確的禱告勇士,生命伴侶,事業夥伴,屬靈同伴相互聯繫,我要找對的人,我要做對的事業,我要做使眾人平安喜樂的事。求主使我在大人物面前蒙恩,我遇到的每一個大人都會恩寵我,人們為了恩寵我,而尋找我。

感謝神我度過一個感恩的2011年,神從歲首到年終一直保守護衛著我,使我心滿意足,2012年我期望在我的專業能力,在代書 繼承 贈與 信託上精進,我要和美和市一樣有不同以往的高峯,我要宣告有能力多多奉獻,有時間多多服事,有平安喜樂的心多多關懷弟兄。

一、2012年我決志要做的事

1.  簡單、重複、全力以赴;細心、用心、誠心。

2.  每日讀經禱告,天天讚美宣告,立志晨更。

3.  特派男士事工服事,持續地政志工。

4.  加入榮光團契服事、出國連結弟兄。

5.  珍愛家庭生活,恩愛美玉,孝敬父母,教導恩皓,為家族信仰守望。

6.  專業領域亨通,卓越職場達人

7.  跟隨張牧師宣教。

8.  買新車,200萬恩典,奉獻加倍。

9.  今年不感冒,身強體壯。

10.信託考試、美和市辦公室、做一些不可能做的事

11.有迦勒心志,有事實的根據、有正確的態度、有足夠的信心。

12.運用第四度空間,我禱告任何事情都必成就。

感恩歲月 恩典加倍

感謝神我度過一個感恩的2011年,神從歲首到年終一直保守護衛著我,使我心滿意足,2012年我期望在我的專業能力,在代書 繼承 贈與 信託上精進,我要和美合市一樣有不同以往的高峯,我要宣告有能力多多奉獻,有時間多多服事,有平安喜樂的心多多關懷弟兄,我要當一個快樂的人,讚美的人,禱告的人。我要說靠著主,我凡事都能做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不要害怕高山,高山可以讓你看到更美的風景。
2.幸福是一邊尋找、一邊享受的,而不是找到了才享受。
3.一個過簡單生活的人,必然也是一個適應良好的人。
4.現在就是最好的開始。
5.自己先成為別人的好朋友,要比找到一個好朋友容易的多。
6.付出本身就是一種樂趣,不求回報,就是最好的回報。
7.如果得不到你所愛,就愛你所愛的。
8.自己和別人比,總有許多先天上的不公平;但自己和自己比,則再公平不過了。
9.除了認識自己以外,也要學習愛自己。
10.生活應該是一種享受,不需要昂貴的代價就可以取得。
11.一個常常回頭看的人,就沒有機會向前看。
12.我們的心如同一個容器,當愛越來越多時,仇恨就會被擠出去。
13.讓我們和上帝的連線不要中斷,你會接收到更清楚的訊息。
14.隨時約束我們的口,把它當成不輕意開啟的閘門。
15.欣賞每個人的不同,你會很快樂;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則是自找苦吃。
16.當你明白一切都會過去時,你將會更珍惜所擁有的。
17.不論是晴天或雨天,天天都是感恩天。
取自心靈秘笈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律師的獨子 (網路文章)
我的爸爸是任何人都會引以為榮的人。他是位名律師,精通國際法,客戶全是大公司,因此收入相當好,可是他卻常常替弱勢團體服務,替他們提供免費的服務。不僅如此,他每週都有一天會去勵德補習班,去替那些青少年受刑人補習功課;每次高中放榜的時候,他都會很緊張地注意有些受刑人是否榜上有名。
我是獨子,當然是三仟寵愛在一身,爸爸並沒有慣壞我,可是他給我的實在太多了。我們家很寬敞,也佈置得極為優雅。爸爸的書房是清一色的深色傢俱、深色書架、深色橡木牆壁,大型的深色書桌,書桌上造型古雅的燈,爸爸每天晚上都要在他書桌上處理一些公事,我小時常趁機進去玩。
爸爸有時也會解釋給我聽他處理某些案件的邏輯。他的思路永遠如此合乎邏輯,以至我從小就學會了他的那一套思維方式,也難怪每次我發言時,常常會思路很清晰,老師們當然一直都喜歡我。
爸爸的書房裡放滿了書,一半是法律的,另一半是文學的,爸爸鼓勵我看那些經典名著。因為他常出國,我很小就去外國看過世界著名的博物館。我隱隱約約地感到爸爸要使我成為一位非常有教養的人,在爸爸的這種刻意安排之下,再笨的孩子也會有教養的。
我在唸小學的時候,有一天在操場上摔得頭破血流。老師打電話告訴了我爸爸。爸爸來了,他的黑色大轎車直接開進了操場,爸爸和他的司機走下來抱我,我這才注意到司機也穿了黑色的西裝,我得意的不得了,有這麼一位爸爸,真是幸福的事。
我現在是大學生了,當然一個月才會和爸媽渡一個週未。前幾天放春假,爸爸叫我去墾丁,在那裡我家有一棟別墅。爸爸邀我去沿著海邊散步。太陽快下山了,爸爸在一個懸崖旁邊坐下休息。他忽然提到最近被槍決的一個犯人,爸爸說他非常反對死刑,死刑犯雖然從前曾做過壞事,可是他後來已是手無寸鐵的人,而且有些死刑犯後來完全改過遷善,被槍決的人往往是個好人。
我提起社會公義的問題,爸爸沒有和我辯論,只說社會該講公義,更該講寬恕。他說:「我們都有希望別人寬恕我們的可能。」我想起爸爸也做過法官,就順口問他有沒有判過犯人死刑。爸爸說:「我判過一次死刑,犯人是一位年青的原住民,沒有甚麼知識。他在臺北打工的時候,身份證被老闆娘扣住了;其實這是不合法的,任何人不得扣留其他人的身份証。他簡直變成了老闆娘的奴工,在盛怒之下,打死了老闆娘。我是主審法官,將他判了死刑。事後,這位犯人在監獄裡接受了耶穌的救恩。從各種跡象來看,他已經是個好人,因此我四處去替他求情,希望他能得到特赦,免於死刑,可是沒有成功。」
「他被判刑以後,太太替他生了個活潑可愛的兒子。我在監獄探望他的時候,看到了這個初生嬰兒的照片,想到他將成為孤兒,也使我傷感不已。由於他已成為一個好人,我對我判他死刑痛悔不已。」
「他臨刑之前,我收到一封信。」爸爸從口袋中,拿出一張已經變黃的信紙,一言不發地遞給了我。信是這樣寫的:「法官大人:謝謝你替我作的種種努力,看來我快走了,可是我會永遠感謝你的。我有一個不情之請,請你照顧我的兒子,使他脫離無知和貧窮的環境,讓他從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求求你幫助他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再也不能讓他像我這樣,糊裡糊塗地浪費了一生。XXX敬上。」
我對這個孩子大為好奇,「爸爸你怎樣照顧他的孤兒?」爸爸說:「我收養了他。」一瞬間,世界全變了。這不是我的爸爸,他是殺我爸爸的兇手,子報父仇,殺人者死。我跳了起來,只要我輕輕一推,爸爸就會粉身碎骨地跌到懸崖下面去,可是我的親生父親已經寬恕了判他死刑的人,坐在這裡的,是個好人,他對他自己判人死刑的事情,始終耿耿於懷。我的親生父親悔改以後,仍被處決,是社會的錯,我沒有權利再犯這種錯誤。如果我的親生父親在場,他會希望我怎麼辦。我蹲了下來,輕輕地對爸爸說:「爸爸,天快黑了,我們回去吧!媽媽在等我們。」
爸爸站了起來,我看到他眼旁的淚水,「兒子,謝謝你,沒有想到你這麼快就原諒了我。」
我發現我的眼睛也因淚水而有點模糊,可是我的話卻非常清晰,「爸爸,我是你的兒子,謝謝你將我養大成人。」
海邊這時正好刮起了墾丁常有的落山風,爸爸忽然顯得有些虛弱,我扶著他,在落日的餘暉下,向遠處的燈光頂著大風走回去,荒野裡只有我們父子二人。我以我死去的生父為榮,他心胸寬大到可以寬恕判他死刑的人;我以我的爸爸為榮,他對判人死刑,一直感到良心不安,他已盡了他的責任,將我養大成人,甚至對我可能結束他的生命,都有了準備。而我呢?我自己覺得我又高大、又強壯,我已長大了。只有成熟的人,才會寬恕別人,才能享受到寬恕以後而來的平安,小孩子是不會懂這些的。
我的「親生父親」,你可以安息了。你的兒子已經長大成人,我今天所作的事,一定是你所喜歡的。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代人的迷思  孫越

今天,我們的房子越來越大,但是家庭越來越小。

生活越來越方便,但是時間卻越來越少。

我們的學位越來越高,常識卻越來越少。

知識越來越多,判斷力卻越來越差。

我們有更多的專家,但是也有更多的問題。

醫葯越來越好,但健康越來越少。

我們花費太多,歡笑太少。

車開得太快,火氣上來也更快。

睡得太晚,電視看得太多,閱讀太少,而且禱告太少。

我們所擁有的資產倍增,但是價值卻遞減。

我們說得太多,但是愛心太少,且謊話連篇。

我們學習如何經營生活,但沒有建造生命。

我們在生命中加增歲月,卻沒有在歲月中增長生命。

我們有越來越高的建築,但是有越來越低的EQ。

有更寬廣的高速公路,但有更狹窄的視野。

我們花費得更多,但擁有的更少。

我們買得更多,但享受得更少。

我們可以登陸月球回來,但是卻無法拜訪對街的鄰居。

我們可以征服外太空,但是卻無法掌控內心世界。

我們可以分裂原子核,但是卻無法挪去心中的偏見。

我們更多書寫,卻更少學習。更多計畫,卻更少成就。

我們學會忙碌,但學不會等候。

我們的收入更高了,但道德更低了。

我們生產更多電腦,掌握更多資訊,複製更多拷貝,但我們的溝通卻更貧乏。

我們的數量提高了,品質卻降低了!這是快速食品充斥卻消化不良的時代,高大的身軀與低劣的性格並存的時代。更多休閒卻更少歡樂。更多食物卻更少營養。更多雙收入家庭,但更高的離婚率。更多千萬豪宅,但卻更多破碎的家庭。

我建議,在今天這樣的世代,你不要保留任何事情到特殊的場合才做,因為你活著的每一天都是特殊場合。勤加閱讀,追求知識,坐在你家的前廊上欣賞自然美景,無需汲汲營營於生活需要。多花時間與家人及好友在一起,享受喜歡的食物,到你喜愛的地方去遊覽。

生命不只是為了存活,而是一連串愉快事件組成的的鏈條。把「有一天」、「將來的某一天」從你的字典中刪除。現在就去寫那一封你曾經想過要等到「有一天」才來寫的信。讓我們現在就告訴我們的家人我們多愛他們。不要將會帶給你歡笑及喜樂的任何事情拖延到未來。每一天,每一小時,每一分鐘都是特別的,而且你不知道那是否是你的最後一刻。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對自己的態度:認識自己,忠於自己,喜歡自己。
對他人的態度:相信人性本善,喜歡別人。
對公司的態度:忠心耿耿,引以為傲。
對產品的態度:物超所值,值得顧客花錢來買。
對推銷的態度:愈擅長推銷者,愈能成大事。
對顧客的態度:處處為顧客著想,滿足他們的需求。
對未來的態度:實事求是,相信明天會更好。
成功的首要條件是認為自己一定會成功;請把握當下,莫等待!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精彩一百、從心出發

100年展望與決志

新的一年,讓我的心充滿鬥志與希望,我今年的新希望,是精彩一百、從心出發,聖經上說你要保守你的心勝過保守一切。可見心是非常重要,因為我們的心懷意念常常主宰我們的行事為人。中華民國一百年而我44歲,我要更愛惜我的時間,我要做更有益於他人,教會,家人的事,我要看重人的價值比錢重要,聖經上說一切的富厚都轉眼消逝,可見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錢財終究是消失殆盡,我怎樣看待錢財決定我怎樣過我的一生,感謝神我退伍了,我比計畫提早兩年開業,我從豐禾區移到台北區,我第一次法拍成功,我和代書同學聯合開事務所,我經歷了以往不同的人生,而我相信我的未來更精彩,李開復說世界因你而不同,我要明確的宣告是的,世界因我而不同而且是更好,有我的加入,世界是彩色的,她將變得更精彩更迷人。

一、2011年我決志要做的事

1.  簡單、重複、全力以赴;做任何事,把握此一原則。

2.  每日讀經,天天讚美,日日禱告,寫日記

3.  加入男士事工服事,持續汐止地政志工

4.  加入榮光團契服事

5.  珍愛我的家庭生活,孝敬父母,體恤眾人

6.  我要在專業領域順利亨通,而且要成為卓越的職場達人

7.  我要到大陸短宣

8.  我要有陽光飛鷹使徒的特質,我要臉甜口甜心甜

9.  我要如鷹展翅,蓄勢待發

  1. 因著耶穌,我要改變我所不能

二、人生價值的重要

中華民國100年,不容易遇到,我的十年計畫是甚麼呢?她必牽引我未來的人生目標,我未來的服事比重要與現在付出職場的時間要久,我要在有益群體的事業上,付出更多。

對我來說,100年比99年更精彩,99年我的年曆主題是精彩人生,從心出發,100年我的主題是精彩100,從心出發,其實我想表達的是,民國100年,我會活的更精彩,更有意義。

三、十年計畫

今年我44歲,我要積極規劃黃金的十年,創造一個持續我爾後三十年的事業,奉耶穌的名,我要與正確的禱告勇士,生命伴侶,事業夥伴,屬靈同伴相互聯繫,我要找對的人,我要做對的事業,我要做使眾人平安喜樂的事。求主賜下智慧,因為敬為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

四、活的精彩有意義

感謝神我度過一個感恩的2010年,神從歲首到年終一直保守護衛著我,使我心滿意足,2011年我計劃考上不動產經紀,我要一ㄧ實踐我決志的目標,我要當一個快樂的人,讚美的人,禱告的人。我要說靠著主,我凡事都能做。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及時行樂 大前研一
大前研一說:「沒有人每天釣魚、打高爾夫球。如果每天都做這些事,其實是很痛苦的。打高爾夫球、釣魚和旅行之所以快樂,是因為這些事情並非日常之事。」很多人都有一大堆計劃留到退休後去做,但到了那時候,現在想來快樂的事,屆時已不快樂了;所以,「想做就馬上去做,儘管不景氣」。以下是大前研一在「想做的事就去做」這本書中所提出的一些諍言。
過去30年間,我至少和一千位經營者共事過,正確的數字我沒算過,但是一年30個人,30年下來應該有這個數目吧。我所謂的經營者,都是社長(總經理)、會長(董事長)等事業成功的企業人士,也都是孜孜矻矻忙著賺錢的人。這些日本企業領袖多半愛談退休後的生活,有人說想每天打高爾夫球悠悠哉哉的過日子,有人想回到面臨瀨戶內海的美麗故鄉天天釣魚,有人想和老妻帶著珍愛的相機環遊世界,有人只希望含飴弄孫、忘掉工作,還有人夢想參加非營利組織(NPO)到東南亞當技術指導,有人甚至想在郊外蓋間房子晴耕雨讀,或是長住澳洲。
他們年老後的夢想五花八門,可謂百人百樣,但只有一點我非常確定:他們之中沒有一個人完成夢想。為什麼呢?首先,他們熬不到圓滿退休,最近半途失意退職、悄悄過日子的案例尤其多,其中多半是公司裡發生了意想不到的狀況,恰巧位在高層的他們,只好引咎辭職。另一個原因是位居高層的時間太久、積勞過度而猝逝。同樣地,歷任會長、董事會顧問、顧問、最高顧問、監察人等職位,一過了80歲,便被送進老人院的情形也很多。他們在60歲上下時侃侃而談退休後的希望和夢想,但是一過了70歲,卻突然開始想做「終身經營者」,怎麼也不肯退休。
那些能幸運退休的情況又如何呢?好像也有問題。沒有人每天釣魚、打高爾夫球。每天做這些事其實很痛苦。打高爾夫球、釣魚和旅行之所以快樂,是因為這些事情並非日常之事,每天打高爾夫球得找到球伴,每天和同一個對手打也無趣,況且往往很快就累了。人上了年紀,打球的分數增減也很有限。只有當場地和對手都不同時,才會覺得有趣,每天要做到這樣,似乎很難。我在美國佛羅里達常看到退休老人打高爾夫球,他們幾乎是為了健康而打、為了防止老人痴呆而打,讓人感覺不到退休前所期待的「樂趣」。
釣魚則更慘,釣到的魚得有人高興吃掉,老夫妻沒那份食慾;老伴每天表現出最大限度的歡喜,其實都是裝出來的。釣魚必須有人樂享成果,如果還是社長任內,因為是偶一為之,擅長逢迎的職員會起鬨作樂,爭相討魚。孫子也會討好說:「爺爺好厲害哦!」如果住在市區,分送鄰居也皆大歡喜,但是在瀨戶內海的窮村釣魚,和漁夫沒有什麼不同,在只有老人的村子裡每天釣魚,一點也不快樂。本來還有這種夢想的經營者,現在都已打消念頭;童年時釣魚是很快樂,當社長時偶爾去釣魚也很快樂,可是真正退休後天天釣魚,就不是這麼回事了。
那位想環遊世界拍攝照片的人還是繼續旅行,只是不再拍照了。他當副社長時去過南美洲的伊瓜蘇瀑布,拍了一些幻燈片回來,當時是很稀奇,他以「副社長的南美報告」為題,宴請屬下,同時展示攝影成果。席間讚語不絕:「照相技術真是一流啊!」「哇!我也想去一次看看。」真個是賓主盡歡。他退休後又去尼羅河上游,拍回一些珍貴的照片,但是這回屬下就不捧場了,不是推說有事在忙,就是告罪下週有預算會議或要出差,理由儘管不一樣,總之就是沒人來看。就連孫子若不利誘也不肯來,結果落得只有和看過實景的老妻一起整理相簿的下場。從此他出門時不再帶沉重的手動照相機,換成用過即丟的即可拍相機了。
看來,即使完全實現年老後的夢想,也沒有當初所想的那般快樂。我的結論只有一句,這輩子都不要說:「我以後要怎樣怎樣……。」我的建議是,如果有「以後」想做的事,現在,沒錯!就請現在去做!想做的時候正當其時,沒有延後的理由。現在覺得快樂的事,上了年紀以後,不一定覺得快樂。更積極地說,現在就做覺得快樂的事,才能學會年老也會覺得快樂的方法,退休後就能成為真正的玩家,快樂地生活。


摘自大前研一著:「想做的事就去做」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侯文詠
我們是一個過度強調「累積」的社會,從一出生開始,就在累積知識、資本、聲望、權力.....;但我卻覺得累積、擁有,是許多問題的根源,而解決這些問題的根源,根據我最近的體悟,就是要讓它「流動」起來。
努力獲得的知識,要散播給別人。吃進來的美食,要勞動、運動消耗出去。受到關愛、尊重的人,要把這些關愛、尊重,分享、回饋給別人。取之於社會、賺進來的錢要拿出一部份幫助困難的人。這樣,知識、美食、尊敬、財富才不會累積在身上,變成傲慢、病痛、孤高、寂寞......。
所以,「累積」不是真正擁有,就像把錢花出去時,錢的意義才真正呈現一樣。當這些得到的事物開始在生命中「流動」時,真正的擁有才開始。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人都喜歡用「加法」過日子,甚麽都想要更多、要更大、要更好。例如:錢賺得更多、工作更好、職位更高、房子更大、車子更豪華等等。然而,當擁有了這一切之後,很多人反而會有一種迷惘的心情:花了半生的力氣,去追逐這些東西,表面上看來,該有的差不多都有了,可是,自己並沒有變得更滿足、更快樂。
想想,當初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時,都是兩手空空,沒有任何東西在手。但隨著歲月流逝,年紀越來越大,生活也漸漸開始從簡單變得複雜。除了一大推的責任、義務必須承擔之外,身邊擁有的事物,也開始多了起來。至此之後,我們便不斷地奔波勞碌,肩上所扛的責任,也越來越沉重了。
那些從各處弄來的東西,都需要空間存放,於是所需的空間也跟隨著日愈增大,當我們發現有了更多的空間之後,卻又立刻毫不遲疑地塞進更多新的物品。久而久之你會發現:那些不斷累積的物品、工作、責任、人際、財務,佔據了你絕大部份的空間與時間。許多人每天都忙著應付照料這些事物,早已喘不過氣,幾乎耗掉半條命,每天甚至連吃飯、喝水、睡覺的時間都沒有,感覺上彷彿已經沒有足夠的空間活著。
拼命用「加法」的結果,就是把一個人逼到生活失調、精神頻臨錯亂崩潰的地步。這是你想要的生活嗎?這時候,我們就該運用「減法」了。這就好像參加一趟旅行,當一個人帶了太多的行李上路,在尚未抵達目的地之前,就已經把自己弄得筋疲力竭。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將一些不重要的行李擱置一旁,從而減輕自己的負擔與壓力。
心理大師榮格曾這樣形容:「一個人步入中年,就等於是走到人生的下午,這是既可以回顧過去,又可以展望未來的階段。」在下午的時候,就應該回頭仔細檢查,早上出發時所帶的東西究竟還合不合用,有些東西是不是該丟棄了呢?其中的理由很簡單,因為「我們不能照著上午的計劃來過下午的人生。」原本早晨認為是美好的事物,到了傍晚,可能就顯得微不足道了;早晨的真理,到了傍晚,可能已經變成另一種變相的謊言了。
或許,你過去已成功地走過早晨,但是,當你用同樣的方式走到下午時,卻發現生命變得如此不堪負荷、窒礙難行,這一刻就是該丟東西的時候了。
用「加法」不斷地累積,已不再是遊戲的規則。用「減法」的意義,則在於重新評估、重新發現、重新安排、重新決定你的人生優先順序。你會發現,在接下來的旅途中,因為用了「減法」,減輕了負擔,不再需要背負著沉重的行李,你終於可以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了。
「加法」用在「精神提升」!「減法」用在「物慾追求」!「乘法」用在「分享喜悅」!「除法」用在「分擔苦痛」!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提摩太後書2章13節

我們縱然失信,祂仍然是可信的,因為祂不能背乎自己 感謝神 我們的神是信實的  縱然我們失信 但祂仍然可信

信實是神不改變的本性,祂說話豈不照著行呢 

耶和華阿!求你聽我的禱告,留心聽我的懇求,憑你的信實和公義應允我 ----詩篇143篇1節

信實是神的本信,但人往往因環境親情人情  把信實有意無意的放在自己認為合理的理由裡  我期許自己

向神的信實靠攏,我願意對我的家人朋同事及我未來的顧客 做出信實的承諾  好好看重及耕耘每一項託付我的工作

我熱愛我每一項工作 我熱愛我的家庭  我的朋友 我的一切 

謝謝 願神祝福大家凡事興盛   神的大能大力與妳們同在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誠摯邀請您撥空一小時觀賞以下見證,值得一看並傳閱!!

 

             我們的神是奇妙和偉大的。

           改變從現在開始

 http://www.smyxy.org/avsource/videoplayer.php?id=10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我1990年元旦告白,現在想起 整整了過二十年,好快,好快  我要更珍惜時間, 做一個智慧人,在凡事上長進。  每年的元旦,我總會給自己激勵,確立自己未來的目標,並且在屬靈的是上凡事長進。回顧起十八年我已完成二專學歷,正式步入軍旅生涯,十年青春莫磋跎,我定要充足青春的十年阿!然而也許軍人的約束過多,但是從有限的限制下,也能走出一條寬廣的路來,因此特別在語言能力上,我應該充實也奠下往後事業的基礎。在事工的服事上,我願意多充實屬靈的不足,而更懂得要潔淨自己的心思意念,在每日靈糧方面,我應該邁向新約的第二次閱讀,將神寶貴的話語,印烙我心。至於我和我家,我家必定事奉耶和華,特別在今年,我感謝讚美神,請預備另一半,讓我很清楚,並且彼此真正是讓主進入。感謝神!向標竿直跑。七十九年元旦。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